對于部分持幣待購的剛需家庭來說,當前最受關注的話題莫過于東城街道宣布取消受理購房獲公辦學位的規定。根據東城街道辦官方發布的征求意見稿顯示:東城擬在今年6月30日之后,在東城完成交易(以網簽時間為準)的房產,將不再適用“借讀生辦法”。
盡管發布的信息是一份尚未產生效力的征求意見稿,但從措辭來看,停止受理購房入學的決定是主要議題,也不容置疑。因為內容中有“正式實施之日起停止受理住宅小區開發商對公辦學位的申請。”
擁有入讀公辦學位的條件,是很多家長的心愿,也是很多家庭在東莞打拼購房的主要驅動力。在沒有達到入戶東莞的條件之前,能夠通過購房入學解決子女教育問題,是東莞長期以來面對外來人口的一項折中措施,這條措施曾經將開發商、購房者和基層政府的利益需求牢牢地結合在一起,對于社會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但是,任何政策都需要根據時代的不同而發生改變。東城在因為學位緊張、“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及新生入學需求即將大幅度攀升之際,取消購房入學政策,一時間讓許多家長感到不安。東城取消了,南城、莞城、萬江等同樣學位緊張的中心城區是否緊跟而至?虎門、長安、塘廈等經濟發達、外來人口海量聚集的鎮街是否會跟著執行?
從目前消息面來看,尚未有其他鎮街跟進執行類似東城的購房入學新規定。但從理論上來看,如果一個區域關上了購房入學的大門,那么有需求的購房者必然會轉移到周邊區域尋找機會,這導致其他鎮街承受更大的壓力,最后,因為頂不住壓力,大家執行同樣政策的可能性也存在的。
對于家長們來說,如果積分入戶的條件無法解決孩子的入學,那么入讀公辦學校的愿望恐怕在今后面臨越來越難的境地,八成人口屬于外地戶口的新移民城市東莞,對于公辦學位這個話題,似乎是一個長期無法解決的難題。
這就需要家長們轉變觀念。例如可將眼光從公辦轉向民辦學校。雖然因為民辦學校魚龍混雜,師資力量良莠不齊,在家長們的心目中似乎總是有一種不如公辦學校的感覺,似乎將孩子送進了民辦學校就低人一等。但實際上,東莞的民辦學校總體上辦學質量并不比公校遜色,一些學校更是因為舍得投入,眼光長遠而受到青睞。孩子入學事關重大,因此,家長要懂得選擇、敢于選擇,才能輕裝上陣,免除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