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百億資產出售計劃公布后,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達集團)以及王健林的境遇變化、“輕資產”戰(zhàn)略的前因后果備受各方關注,更在兩名高管離職后引來一些爭議。
近日,一篇名為《王健林的滑鐵盧》的微信文章因涉及對“萬達現狀”的分析,得到了大量的關注。12月14日下午,萬達集團在官方網站就此做出回應,列舉了8個“失實之處”逐一反駁。
對于微信稿中指萬達集團與央企在海外投資上曾經的商業(yè)競爭,萬達集團聲明稱就該項目,“沒有進行任何價格談判”,指責微信文章用“含沙射影的手法”攻擊萬達;對于近期的輕資產運作及高管變動,萬達集團也首次作出正面回應,稱賬面現金充足,全球沒有任何債務違約,離職高管為提前內退。
萬達質疑文章“含沙射影”
12月11日,名為“包郵區(qū)”的自媒體發(fā)布一篇名為《王健林的滑鐵盧》的文章獲得了大量的關注轉發(fā)。在文章中,作者試圖探尋萬達集團今年資產打包轉讓等系列資本運作的深層原因,一開頭便引出圍繞馬來西亞吉隆坡地標“大馬城”——萬達集團與央企的競爭。
《澎湃新聞》5月9日報道指出,大馬城項目屬于中鐵和依海控股。但在5月3日,馬來西亞財政部下屬企業(yè)TRX City Bhd發(fā)表的聲明稱,包含中國中鐵在內的收購財團未能滿足此前協議項下的標準,因而無法完成交易。也是在5月9日,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稱,馬來西亞政府正與大連萬達集團洽談開發(fā)吉隆坡大型房地產項目“大馬城”。
上述公號文章稱,成為新的意向開發(fā)商,萬達給出了幾乎是中鐵兩倍的報價。6月份,萬達集團被要求排查授信風險,6個境外項目融資遭嚴格管控,接著便是超過600億元的資產轉讓計劃。
7月26日,《參考消息》援引新加坡媒體前一日的報道,馬來西亞政府已經收到了九份關于開發(fā)“大馬城”的投標書,其中7家中國公司全部為國企。而此前曾和馬來西亞政府談過該項目的萬達集團并不在該名單中。
12月14日,萬達集團在官網發(fā)布嚴正聲明,稱上述微信文章作者“似是而非、含沙射影”“惡意攻擊”,將堅決采取法律手段維護企業(yè)名譽。
對于大馬城項目,萬達方面表示萬達今年3月只派團隊考察過一次,沒有進行任何價格談判,并無兩倍報價之說。對于最終為何退出競標,聲明中并未提及。
回應稱現金充足無債務違約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微信文章還列出多項論據稱萬達集團存在經營缺陷,包括萬達資產縮水“大半”、員工離職率居高不下、現金流過分依賴銀行等。
對于資產縮水質疑,萬達集團在聲明中要求作者拿出萬達1萬億資產“縮水大半”的證據。同時其還提出,萬達核心資產是萬達廣場,今年萬達仍然保持開業(yè)50個萬達廣場的高速擴張。聲明認為,合計230個萬達廣場能證明其資產實力。
《每日經濟新聞》7月份曾報道,萬達637億元“甩賣”13座文旅城和77座酒店之時,其旗下多座在建的萬達廣場也已通過信托計劃悄然易主。不過,當時萬達方面回應媒體表示相關標的簽約之時就確定了物業(yè)的產權屬于其他方,屬于輕資產轉型項目。
在近期備受關注的高管離職問題上,萬達集團聲明回應,“萬達集團尹海、陳平兩位副總裁并非自己主動辭職,而是接近退休年齡,企業(yè)動員其提前內退。萬達集團不僅為他們繳納社保至法定退休年齡,還保留其萬達股票和每年分紅。”聲明同時表示,“在大型民營企業(yè)中,萬達員工流失率是極低的。萬達今年這么大的輿論風波,但40位萬達核心高管,沒有一人主動提出離職。”
而在現金流方面,萬達集團方面表示,根據萬達2016年財務報表,萬達凈資產超過3000億元,2017年凈資產還會增加,“錢都是從銀行借的”不能成立。
此外,聲明還披露,萬達目前賬面現金超過2000億元,2017年收入超過2000億元,企業(yè)經營一切正常,全球沒有任何債務違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