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賀鏗,長期關注經濟和房地產的人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敢”,敢于說真話,更敢于指出問題癥結。過去10多年里,他關于我國房地產的觀點被廣泛傳播。“房子炒來炒去,將來是一定要出問題的”“房地產行業(yè)的性質是什么?它是一個民生行業(yè)。”
事實上,敢于說真話,也是賀鏗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作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九三學社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著名統計教育家與經濟計量學家、中國經濟計量學開拓者,賀鏗曾在接受采訪時坦言,“我的主觀愿望就是‘抱樸守真’。在參政議政中,自己說了不一定馬上見效,但一定要敢于堅持,看準了的事情要敢說、反復說,直至讓大多數人理解和支持才能發(fā)揮作用。”
目前,全球疫情仍處于暴發(fā)高峰,百年難遇的疫情沖擊著經濟、生活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國內疫情雖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恢復經濟過程中仍面臨挑戰(zhàn)。同時,我國房地產行業(yè)與經濟發(fā)展又有著復雜而緊密的關系。因此,房價、調控、經濟形勢等成為人們當下最關心的幾大話題。
近日,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就上述話題采訪了一向敢于發(fā)聲的賀鏗。
中國房地產報:您多年來一直堅持這樣一個觀點——“我國房地產泡沫或不低于30% ”“平均房價應該下降30%”,這是基于什么樣的算法和思考?
賀鏗:“我國房地產泡沫或不低于30%”中的“30%”這個數字是通過房價收入比推算出來的,房價收入比指住房價格與城市居民家庭年收入之比,國際上通用的房價收入比計算方式,是以住宅套價的中值除以家庭年收入的中值。國際公認的合理房價收入比取值范圍為4-6,我國房價收入比則為8-10,所以至少超過了合理范圍30%。
中國房地產報:近年來隨著“房住不炒”的提出,各地都進行了樓市調控,但對于不少熱點城市來說,調控效果并不盡如人意,您認為背后原因是什么?
賀鏗:現在很多城市房價基本都已經穩(wěn)住了,但對于一些地方來說面臨著兩難狀況:一是一部分人希望通過房子來發(fā)財,自然不希望房子降價;二是不少地方政府通過賣地可以獲得較高財政收入,打擊房地產對地方財政也有較大影響;三是中國房地產行業(yè)在過去近20年時間里被當作一個支柱產業(yè)發(fā)展,演變下來積累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國內房地產企業(yè)在銀行負債率較高,老百姓買房也要通過銀行進行貸款。根據銀行數據統計,我國現在個人住房貸款高達35萬億元,我國中長期消費貸款總額是42萬億元,相當于對我國大多數居民來說,申請中長期貸款都是為了房子。同時房地產開發(fā)商貸款余額在12萬億元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調控得太急政府可能也擔心出問題。
實際上,中央提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已經非常準確了,我們希望調控結果是房價比較平穩(wěn)的落地,不是大起大落。
中國房地產報:關于“房價泡沫”大部分人認為最好的結果“軟著陸”,房價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但目前從新房二手房市場看,一些城市房價依然有創(chuàng)新高的情形出現。您認為,未來房價是否會“硬著陸”?如果房價“硬著陸”又會怎樣呢?
賀鏗:所謂的“創(chuàng)新高”,一部分也是炒作出來的。此前被報道過類似房價暴漲的深圳、廣州這些城市我前不久去過,的確存在有一些人想通對這些地區(qū)的房子進行投資來賺錢的問題,但我想當地政府會把這個問題解決好。
所以,我認為不會出現“硬著陸”情況。假如說真的出現“房價的硬著陸”,那結果就是金融危機,世界上的金融危機都是房地產引起的,巴西、日本等國都是這樣。房地產相對平穩(wěn)的“軟著陸”就是要避免金融危機,調控的過程中也一定要防止出現泡沫的硬性破裂。
中國房地產報:您對中國2021上半年經濟走勢整體評價如何?
賀鏗:我認為,我國經濟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居民消費不足、失業(yè)率較高的問題。李克強總理近期也在為這些問題進行呼吁,低碳經濟也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也好,都是為了解決居民消費不足、失業(yè)率比較高問題。
中國在抗疫期間,采取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主要是拯救有困難的企業(yè),以及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對于居民包括失業(yè)者,則沒有明確的提供一些補貼,以保證他們的收入和消費。因此,收入增長比較慢,消費需求就上不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去年到今年增長是乏力的,消費增長乏力與居民收入緊密相關。
這方面跟美國有點不大一樣,美國的疫情政策、財政政策,較明顯的方向是接濟失業(yè)者,保證他們的生活,所以他們的消費需求一直保持比較好,但是疫情對于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生產供給方面的影響相對比較大,所以他們出現的是需求旺、供給短缺,這樣必然會引起消費價格上漲,通貨膨脹率跡象比較明顯。
中國房地產報:能否預測一下我國下半年經濟走勢?
賀鏗:這個不好說。我覺得今年下半年經濟發(fā)展能夠不出問題就不錯,因為總體上看并不是那么樂觀。
中國房地產報:從去年起,“經濟內循環(huán)”被多次提及,您如何看待“經濟內循環(huán)”?
賀鏗:我認為“經濟內循環(huán)”提出是由于我國現在外貿受阻,但是生產的產品需要被消化。“經濟內循環(huán)”實際上是回歸本源,發(fā)展生產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滿足人民的需求,出口是一個補充,是需要通過出口來跟別人換取我們需要的東西,“經濟內循環(huán)”可以促使我們的企業(yè)重新著眼國內市場,減少對出口的依賴。同時,“經濟內循環(huán)”不是一個臨時的政策,而是回歸本源回歸發(fā)展生產的目的。
人 物
賀鏗,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九三學社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著名統計教育家與經濟計量學家、中國經濟計量學開拓者。曾出版《經濟計量學原理與應用》等10余部著作,發(fā)表學術論文50多篇;主持完成20余項軟科學課題,其中多項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