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影視公司借影視內容優勢發展旅游地產項目屢見不鮮。
2017年年底,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線傳媒”)以一則與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政府簽訂中國電影世界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的消息再次出現在眾人面前。項目規劃占地4150畝,總投資1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光線傳媒就有進軍文化旅游項目的意圖了,此前,相繼與上海、大連、湖南多地政府有過框架協議。但至今未見相關項目實質性進展。
光線傳媒董秘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項目可能還在推進中,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需要給大家講,如果有進展的話公司會進行相關披露。
遍地散花
據記者了解,在江蘇揚州項目合作中,雙方擬采用BOT(建設-運營-移交)與BOO(建設-擁有-運營)模式,由光線傳媒負責PPP范圍內所有經營性項目的獨家運營管理。屆時,綜合體將包含制片基地、電影主題樂園、影視主題度假區、電影文化城、影視文創基地、影視主題社區、光線電影小鎮七大核心業態。
實際上,光線傳媒提出中國電影世界項目相關戰略始于2014年,彼時實景娛樂產業熱潮剛興起,當年,華誼兄弟、萬達都有類似計劃。
2014年6月,光線傳媒宣布與上海閔行區達成協議,在閔行浦江鎮建設“中國電影世界項目”,面積1200畝,投資100億元。此舉也被認為是光線傳媒進軍實景娛樂的第一波號角。然而,2016年2月,上海市《閔行區經委2015年工作總結暨2016年工作要點》披露,閔行區2015年布局的重大產業項目推進總體順利,其中提及光線項目進展緩慢。“全區69個重大產業項目中,除3個項目(通意新材料、光線傳媒、衣戀)推進進度慢于預期外,其余66個項目推進正常,年底完成率達到96%以上。”三年后的今天,上述項目似乎已沒有了最新進展。
2016年8月,光線傳媒與大連市投資100億元的“光線中國電影世界主題樂園綜合體”擬落戶大連金普新區。該項目位于小窯灣和金石灘之間,規劃面積1.25平方公里,總投資100億元。“計劃于2017年開始建設,2019年一期投入運營,2022年二期開園”,截至2018年年初,該綜合體項目并未有建設跡象。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6月,光線傳媒還與湖南省商務廳投促局洽談,擬將“光線中國電影世界”項目落戶長株潭地區,項目占地1000畝左右。
記者梳理光線傳媒2015年、2016年年報,在光線傳媒的年報中均有提及公司有意向于實景娛樂項目方面的布局,但并未見到相關“中國電影世界項目”在建或相關進展。對此,光線傳媒董秘表示,項目可能還在推進中,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需要給大家講,如果有進展的話公司會進行相關披露。
目前,光線傳媒的主營業務主要分為電影、電視劇、視頻直播、游戲及其他四大板塊。電影投資還是占營收業務的大頭。與其他同類影視公司相似,影視周邊產業鏈及對外投資業務為光線傳媒帶來的營收比重正在加大。為探索實景娛樂業務,2017年6月,光線傳媒投資設立光線(霍爾果斯)現場娛樂有限公司。
實際上,在業界,影視公司跨界實景娛樂項目早有先例,2009年,華誼兄弟在上市之初,就開始向迪士尼發展模式取經,準備投資搞房地產,而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更是以“在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題公園”為夢想跨界入局此領域。2014年,華誼兄弟則提出了“去電影化”戰略,“品牌授權與實景娛樂”還作為單獨的板塊在華誼兄弟的業績報表中出現。近段時間,馮小剛電影《芳華》與海南的項目因為實景娛樂項目帶來熱度。
另外,萬達依托地產基因也在進軍實景娛樂。樂視、完美、德信、深圳沃溪影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等知名甚至不知名的公司都來湊熱鬧,宣稱要打造影視小鎮。
動作遲緩?
實景娛樂項目的火熱與近年來特色小鎮項目熱潮興起及帶來的政策福利不無關系外,也與近年來影視娛樂行業在線票務紅利增長點消耗殆盡有關。在文娛產業時評人張書樂看來,“此前,在線票務興起縮短了觀眾對于電影院之間的距離,這樣能夠讓他們跨界爬坡獲得發展空間,如今紅利期已經過去,影視增速遭遇天花板,迫使電影公司需要找新增長點,2016年、2017年投資大的IP成為業界布局,然后大的IP也很難獲得大票房,甚至越大的IP票房會越慘淡,這種情況下大家還是考慮做周邊,希望相關產業能夠帶來更大的效益。”
影視行業的一位品牌部負責人對本報記者透露, 2015年是影視娛樂行業最好的時候,當時前幾大傳媒上市公司股價表現非常好,然而在2016年股災之后,2017年影視娛樂行業上市板塊都在擠泡沫,目前還處在調整期。“股票市場不就是做預期嗎?投資影視作品回報率有限,而延長產業鏈可以說是一個方向。”該人士表示。
光線傳媒董秘表示,2016年電影市場的確沒有之前市場預期有那么好,但是2017年發布的相關數據,中國電影票房收益是550多億元,同比增長率達百分十幾,未來大家也將更加關注精神層面的娛樂體驗,電影行業未來的發展也是很值得期待的。
而在2017年6月的上海電影節上,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則表示:“大家不要只關注票房,一部電影健康的收入30%來自票房,70%來自版權銷售、衍生品等,而中國電影產業近年在后者有很大提高,預計未來兩者收入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光線傳媒自2014年也開始有涉足“中國電影世界項目”相關意向,但相比華誼兄弟、萬達,似乎未見項目有實質性進展。
對于光線傳媒的“慢動作”,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這或許與光線傳媒的戰略有關,光線傳媒可能覺得當前中國電影市場空間仍比較大,并不急于快速推進;另外,或許是光線傳媒缺少地產基因,缺乏一些運作文旅項目經驗,或者模式也和萬達、華誼兄弟不一樣,“但未來大公司做大文化產業一定是個方向。”陳少峰補充道。
張書樂則認為,影視娛樂起家的華誼兄弟,在發展娛樂項目中有馮小剛、張國立等明星為其背書,在地方政府拿地和項目推進中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而早期以電視節目制作與發行起家的光線傳媒則缺乏這個優勢。據媒體報道,自2012年啟動至2017年底,華誼兄弟在全國簽約布局20個項目,長沙、鄭州、南京等地的多個項目已進入建設階段。
利用IP發展地產項目做得最好的當屬美國的迪士尼公司。在國內,寧夏鎮北堡西部影城因拍攝過《紅高粱》和《大話西游》等經典影視作品吸引了大量游客,華強方特因有了《熊出沒》的IP為其在二三線城市旅游及相關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拉動作用。“影視娛樂、影城基地可以不斷通過影片的拍攝來形成一個地標,這是優勢,對于尋找情懷的人來說有吸引力,但是現在看來,依托情懷明星IP和電影導入所能帶來的流量影響還是比較有限。”張書樂告訴記者,2017年是特色小鎮建設全面發展爆發的一年,隨著大環境的利好,影視小鎮不僅將作為一個景點存在,它還需要聯合周邊產業鏈,把更具特色的項目發展起來才更有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影視公司要想在實景娛樂領域取得成績并不容易。目前為止,實景娛樂依然是一個燒錢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