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和高價的鋁合金門窗看起來都一樣,這是購買劣質低價鋁合金門窗給眾多業主的第一道心靈雞湯。 行業內,外觀長得一模一樣的產品比比皆是,抄襲泛濫,今天我們店里上了一個新款,明天你就能在其他小牌子店里發現一模一樣的款。這一點,眾多劣質品牌表現得最為擅長。
看起都一樣的外表下,價格卻有高有低。所以這個價差,讓多少精明業主的心理防線潰不成軍,紛紛繳槍臣服。許多善于理財的業主朋友們就發言了,別人和你一樣一樣的,他才賣800,你卻要賣2000,就說你品牌要好點,我也承認,你也比別人貴不了這么多啊!
大部分一樘鋁合金門窗如何做到低價?主要有3點:
1、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
2、通過減少原材料成本降低整個成本;
3、通過管理降低企業其他費用.....
試問你,一個在市場上沒有規模的企業,全國就1個店,工廠小得就如作坊一樣,它能通過規模化生產達到低價的目的嗎?它只有其他兩個可能,降低原材料成本與降低其他費用了.....
當然要特別提醒你的是,尤其進了商場的劣質低價鋁合金門窗,又靠什么獲得利潤?不言而喻,本來用100元的材料,他給你用了50元的。外表下的低價,為什么總是讓精明的你不堪一擊呢?
至此,部分低廉材料背后,一定是把標準降低了又降低,一定是用不值那個錢的原材料來坑你。看起來都一樣的背后,是不一樣的標準與良心。
有時候小編都替消費者著急,價格背后,是永遠無法知道的痛——花了錢,卻買到了不值錢的鋁合金門窗。
其實斷橋鋁門窗行業套路很深,我們就仔細來分析下,我們就拿60系列的來說,便宜的300多元一平,貴的有600、700多,甚至有1500多一平的,而這幾種斷橋鋁從外表上看,幾乎完全一樣,那么它們的區別在哪里呢?今天就從材料成本、工藝成本、窗型、安裝與服務這幾個方面分析一下,價格差別到底在哪里。
材料成本
原料成本又可以分為5大部分,分別是型材、玻璃、隔熱條、五金件、玻璃膠。
1、型材(每平差價約70元)
60系列斷橋鋁型材厚度從1.2mm到1.8mm不等,按照6m一根的型材來計算,每一根1.2mm的型材要比1.8mm的便宜70元之多。而1平米的窗戶往往需要6m左右的型材。
2、中空玻璃(每平差價約80元)
首先,60斷橋中空玻璃有非鋼化中空,單面鋼化中空,雙面鋼化中空之分,單單材料來說,非鋼化中空每平方米70元左右,而雙面鋼化中空卻可達每平方120多元。
其次,60斷橋玻璃可以裝配的中空玻璃的規格有三種,分別是 5+6a+5,5+9a+5,5+12a+5,這三種規格中,5+6a+5的隔音隔熱性能最差,5+12a+5的隔音隔熱性能最好,他們的價格區別在每平方米25到30元之間。
3:隔熱條(每平差價約50元)
普通pvc隔熱條一般的在6000到7000左右一噸,而尼龍66的隔熱條每噸高達28000元,估算每平米差價50元。
4:五金件(每平差價約150元)
就拿一套內開的五金件來說吧,價格低的市場上才賣不到50元,而質量好的一套就達150~300元,特別是進口品牌,更是高達400~500元。按照平均3平米開1扇窗,每平差價約150元左右。
5:玻璃膠(每平差價約20元)
在安裝斷橋鋁門窗時,有的人為了省錢,用的是兩三塊錢一支的用于填縫的密封膠,而有的人為了達到質量要求,用的是外墻上的結構膠,每支達到18元以上,拿消費者來說,您是希望為了省錢而用兩三塊一支的膠?還是為了質量而用質量更好的結構膠?
工藝成本(每平差價約200元)
正規大廠的一套生產設備通常在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小作坊的一套生產設備也就6、7萬。工藝成本不單單反映到設備上,正規大廠的設計費用、水電費等等,都是小作坊望其項背的。反映到加工費用上,小作坊平均每噸約2000~3000元,而大廠,每噸則需要5000~6000元。實在是差別巨大。
相應的,昂貴的設備生產出來的產品所能達到的高精度、高質量、高標準,也不是小作坊能比的。價格的巨大差異我們能看到,卻不能總是忽略品質上的不同。
所以工藝成本反映到價格上,通常每平米相差100~200元也是很常見的。
窗型(每平差價按600元計算)
而不同的窗型,生產成本也有著天壤之別,比如,一平方開一扇活動窗與五個平方才開一扇活動窗,因為使用的材料數量不同,成本差價能達到幾倍之多!
安裝與服務(每平差價約50元)
這點其實很簡單,不同水平的安裝師傅,不同的質保時長,成本也不一樣。舉例來說,安裝經驗3年的師傅和安裝經驗只有3個月的師傅,你選哪個?肯定是選3年安裝經驗的吧!如果兩位師傅薪水相同,那3個月經驗的師傅還怎么混呢?而質保時長更好理解了,越長時間的質保承諾,意味著商家要承擔相對越大的風險,就像保險一樣,那自然成本也高了。這塊的差價按每平米50元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