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信息稱,全國監測數據顯示,近期我國南北方均已進入流感冬季流行高峰季節,哨點醫院報告的門急診流感樣病例比例高于過去3年同期水平,流感病毒檢測陽性率已達往年高峰水平,且仍呈上升趨勢。
這波冬季流感的流行也引發了一波社會輿論。近日,甚至有媒體稱“今年乙型流感堪比SARS”。
對此,國內一名疾控專家于1月6日下午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采訪時強調,這種說法并不靠譜,博人眼球之外更容易造成社會恐慌。
他強調,從病毒的病原、傳播力、致病力等方面來說,乙型流感病毒與SARS病毒都不同。其中,流感是常見的季節性流感病毒感染,雖然交叉傳染傳播速度快,但致死率低,還可以通過疫苗注射來預防,而SARS病毒可直接侵害臟器導致死亡。
病毒不同,傳播力致病力相差懸殊
季節性流感病毒分為甲型和乙型,其中甲型分為甲1型(H1N1)和甲3型(H3N2),乙型分為B/Yamagata(BY))和B/Victoria系(BV)。根據國家衛計委信息顯示, 目前我國三種型別的流感病毒同時流行,包括H1N1、H3N2和乙型BY系,以乙型BY系為主。
而在上海,目前正處于流感毒株更替階段,從既往以甲型流感病毒H3N2型為優勢株,逐漸轉為以乙型流感病毒為優勢株,接下來乙型流感病毒占優勢的態勢會持續一段時間。
“當前主要流行的乙型流感和SARS的病原、傳播力、致死力方面都不同。”一名疾控專家說,SARS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而當前流感主要是乙型BY病毒引起的,兩種病原不同。
其次,兩種病毒的傳播力、致病力相差極大。專家說,SARS病毒的致病力很強,感染后死亡率達到10%左右,會直接侵害臟器導致死亡,而乙型流感病毒交叉傳染傳播速度快,但致死率低,遠遠沒有達到SARS病毒對人體造成的嚴重程度。
“乙流病毒感染后的發病癥狀、嚴重程度甚至比甲流還要輕,常見的癥狀如發熱、上呼吸道感染,對于病毒所造成的肌體損傷,大多集中在抵抗力較差的老年人和低齡兒童,會出現肺炎等癥狀。”該專家說,第三點不同是防控態勢完全不同,“如果防控態勢以最高10級來論,那么SARS防控的態勢就是10,乙型流感僅為2左右。”
防控流感病毒打疫苗和洗手最有效
上述疾控專家強調說,當前,流感病毒防控最有效方法是打疫苗和洗手。他同時也指出,流感疫苗目前國內為“三聯苗”,此疫苗中并不含當下最為流行的乙型BY系。
為何不含這一型別?專家說,這主要基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但只要注射三聯苗,都能對乙型流感起到一定的預防保護作用。
對于為何洗手很重要,專家表示,流感有2種傳播途徑,一是通過空氣或飛沫傳播,其中飛沫的傳播范圍為2-3米,為抑制飛沫傳播途徑,不管是病人還是健康人,都需要配戴口罩;其次,流感還會通過接觸傳播,“一般人往往在打噴嚏的時候習慣于用手去捂住口鼻,再用手去接觸其他物體,握手或解除攜帶病毒的物體,都極易導致病毒傳播,因此洗手也是有效的抑制病毒傳播的方式。”
上述專家表示,流感的癥狀與一般感冒、發燒有所區別,主要癥狀是發高燒、渾身酸痛、咽喉腫脹等,并不是單一的流鼻涕、咳嗽等,流感患者尤其要注意配戴口罩、多洗手。而對于正常人群來說,流感流行期一定要少去公共場所,如果去,最好也要配戴口罩、多洗手。
此外還有一些綜合性措施。專家建議,商場、游樂園等一些公共場所應該配備消毒器具,定期消毒,在流感流行期尤其要加強消毒頻率,一般人也要加強身體鍛煉,勤開窗、多鍛煉、均衡飲食等。
對于此前廣泛流傳的“預防流感要保持喉嚨黏膜濕潤”的說法,專家表示,保持喉嚨粘膜濕潤與預防流感完全沒有關系,全國各地一些疾控部門和專家也都對這一說法進行了辟謠,“罹患流感與否取決于是否感染了流感病毒,與喉嚨濕潤程度與否都沒有關系,再濕潤的喉嚨,只要防控措施不到位,流感病毒都可以通過鼻孔、呼吸道等進入體內。”